第一百零四章 女足决赛(2 / 2)

加入书签

也许是受到了两百多个男同胞在场边拼命加油的鼓励吧,云嘉天宇女足梯队在场面上占据了上风,不断通过进攻压制对手,简颖的战术也很有针对性,上半场云嘉天宇女足队就连进两球,取得了很大的优势。

宁夕是女足队的前锋,她速度比较快,技术也不错,另外可能平时和龙必胜练球的时间多了,对抗能力也一点不差,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在场上的表现很显眼,上半场的两个球就有一个是她在门前晃过对方后卫之后大力射门破网,只是射门后她似乎拉伤了大腿,不过似乎没什么大碍,在场边接受治疗之后又回到了场上。

下半场比赛开始后,比分落后的上海女足开始显得有些急躁起来,而云嘉天宇女足则开始和对手打起了乱战,不断的消磨着时间。在这样的比赛中,在领先之后,将比赛拖入乱战可是一种很有效的拖延时间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嘉天宇的胜利似乎越来越近了。(未完待续)

在98年冲击进世界杯之前,中国足球呈现一种很奇怪的“阴盛阳衰”的现象,那就是男足在亚洲都算不上一流,女足却是绝对的世界一流——实际上这种情况在中国体坛里屡见不鲜,只不过是在足球上更明显而已。

从专业体制走过来的女足国家队有着比男足更可怕的吃苦精神,再加上女足运动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也不太正规,所以在整个九十年代,中国女足一直都是世界一流强队,在99年获得世界杯冠军之后更是到达了巅峰,只不过在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老将逐渐淡出之后,中国女足也开始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专业体制时代打下的底子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组建职业联赛似乎又不太有可行性——众所周知的是,女足在精彩程度上肯定无法与男足相比,女足国家队的比赛不会缺少球迷去看,但是联赛则不会有太多人看,没有人看的职业联赛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女足球员们的收入就会减少到一个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只会导致踢球的小姑娘越来越少,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足协才会想出这样一个办法,让女足球队挂靠在男足俱乐部下,而且规定了女足球员的工资收入不得低于男足球员的十分之一,同时出台了拥有女足球队的俱乐部奢侈税减半的优惠政策,这样才使得女足的培养有了足够的土壤与养料。

对于现在的中国女足来说,标志性的人物自然是来自上海的孙雯,有这样一个榜样在前面,上海踢球的女孩子也比较多,对于女足现行的培养机制来说,自然是踢球的女孩子越多,球队的实力就越强大,正是因为这样,除了一个昙花一现的简颖,在女足国家队里从来没有贡献过什么人才的云嘉女足梯队能够杀入这次比赛的决赛,才让所有人都感觉到那么的惊奇。

而简颖,则是参加这次比赛的女足球队中,唯一的一名女性教练。

由于曾经有过担任男子足球教练的经历(虽然只是一支业余球队),同时在云嘉天宇俱乐部预备队里担任过经理的角色,云嘉天宇预备队的历任教练虽然都不太出名,就连丁宇在担任预备队主教练的时候也名声不显,但是这些人的水平却都比较高,也不拘泥于什么各自的战术之类的,再加上简颖平时在云嘉天宇俱乐部里观看一线队的训练也比赛,对云嘉天宇三任外籍主教练的执教特点都有所了解——温格、贝尼特斯和穆里尼奥的执教特色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拘泥于某一套战术,而是根据自己手下球员的特点来作出最正确的战术,所以简颖在指挥球队比赛方面习惯的是对症下药,手上有什么人就用什么战术,这对于没有传统的云嘉天宇女足梯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而国内女足传统比较强的球队无非就是上海、广东、八一、大连和北京这几支球队,国家队的主力也基本上是由来自这几个地方的球员组成的,正是因为这样,她们的战术和特点才有迹可循,才在不熟悉云嘉天宇女足队的实力和简颖那天马行空一般的战术布置下连连败北,等到明年,在云嘉天宇女足队的实力和球员特点被其他球队所熟悉了之后,再想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也就困难许多了,毕竟底蕴摆在那儿,差距不是一两年就能弥补上的。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简颖才很希望能够拿到这个冠军,除了是女足班的荣誉之外,恐怕还能创造一个来自一家俱乐部的全部梯队包括女足队包揽这相邀请赛全部冠军的记录,而这样的记录,将会是很难再被负责的。

在这场比赛中,云嘉天宇男足五个年龄段的梯队共有两百多人全部浩浩荡荡的杀到了决赛场地北京师范大学的操场边,弄得那些见多识广的大学生们都有些发呆——一场女足梯队的比赛,就算是决赛吧,能有两百多个跟过来看比赛的球迷,也太多了一点吧!

在知道了这些人都是云嘉天宇梯队的成员之后,大学生们才恍然大悟。

不过虽然场边气氛空前热烈,但是比赛进行得却不算太精彩,本身女足的比赛精彩程度都不如男足,更何况是女足青年队的比赛,场上的拼抢倒是很激烈,但是在技术层面上来说却显得有些粗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