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神兵天降(3 / 3)

加入书签

自然大道,发乎于心,存乎一念,随心所欲,说到底太极功和逍遥派的武学宗旨实是系出同源,道理相近。四人斗到此刻,小宝一呼一吸间已无明显痕迹,举手投足顺其自然,旁观众人但凡武功登堂入室者,俱已心神皆醉,获益良多,内心只盼小宝四人打得越久越好。

明日渐向西斜,偌大的少室山上鸦雀无声,人人注目观望,但觉此行不虚,各人心境自有感慨。忽听山下传来一声雄壮之极的长啸,跟着蹄声如雷,十余乘马疾风般卷上山来。马上乘客清一色都是玄色薄毡大氅,里面穿着玄色薄衣但见人似虎、马如龙,人既矫健,马亦雄骏,每一匹马都是高头长腿,通体黑毛,奔到近处,群雄眼前一亮,金光闪闪,却见每匹马的蹄铁竟是黄金打就。

来者共是一十九骑,人数虽不多,但气势之壮,却似有千军万马一般。前面一十八骑奔到近处,各拉缰辔向两旁一分,最后一骑从中驰出。只见马上坐着一条威猛如天的大汉,肤色微黑,浓眉如墨,四方脸庞,虎目生威,凛凛然有如天神降世,正是前丐帮帮主,盖世无双的奇男子,契丹人萧峰!

(这一章写得好艰难……)

;

慕容复表面上似乎全力奋击,勇不顾身,实则一直暗暗留了几分内力。在他们三人当中,数他的内力最弱,然后是丁春秋,再后是游坦之。慕容复虽然心高气傲,但却绝非鲁莽之辈,战至三十招后,便已有自知之明,绝不可与小宝撄锋,以游斗之术,旁敲侧击。

然而他的轻功身法再是精奇,遇见小宝的“凌波微步”,相差何止两三倍。四人激战了半个时辰,小宝与他直接交手的次数不过寥寥。即便慕容复想要伺机突袭,怎奈对方的身法移动比他神奇玄奥的太多,纵使拳掌指腿猛攻齐上,却往往不及小宝身周三尺,又何伤敌?最多不过是扰敌而已。

堪堪战至两百招,小宝却不曾使出半招少林绝技。神山上人等别寺高僧,以及玄慈等少林僧众均知他不用少林武功,便是不想牵连少林寺,以免日后武林同道对少林派心怀嫌隙,有所非议。

少林众僧固然对小宝的用心良苦甚是感激,观心等别寺高僧也是暗自赞叹。众高僧见小宝除了少林绝技之外,尚有诸般神妙无双,威力无穷的神功绝学,偶尔使出一两下怪招,也是见所未见,威力奇大,独辟蹊径。众僧见他所使每一种武功,似乎都不在少林寺七十二般绝技之下,震惊之余,心中只有愈加钦佩。

又过了片刻,小宝以一敌三,仍是守少攻多,各种奇招妙招层出不尽,群豪早已暂时忘却聚贤庄大战之仇,瞧得如痴如醉。激战中,慕容复心中的惊骇不觉已到了极点——原本他以为小宝所使的既然均是威力奇大的极上乘的武功,那么每一招发出势必都要消耗不少内力,时间一长定然后力难续,真气消耗过甚,无以为继,功力减弱,那时自可将其击败。

岂料这一场恶斗已有大半个时辰,那丑陋不堪的庄聚贤掌上的阴寒之气渐渐大不如初,丁老怪的身形也是略显迟滞,这分明都是二人内力消耗过多的迹象,但他们的对手,那个其貌不扬,却能名动天下的家伙,仿佛仍是行有余力,身法如幻,进退自如,每一招发出,或刚或柔,时快时慢,似乎并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威势,但偏偏威力可怖,势不可挡,难不成此人的真气内力当真是无穷无尽的?

殊不知,小宝早已料定与当世三大高手对敌,胜败实是难料,必尽全力之下,内力消耗定然非同小可,因此不过十余招后,便即暗运太极心法。张三丰独创的太极拳剑能够辉映千古,继往开来,开创了中华武学的新天地,绝非仅仅如同后世所知的“以柔克刚、以慢打快”这般浅显。这太极神功深不可测,穷无止境,实有吞吐宇宙,变化无极之妙,隐然暗合万物盛衰,自然法则的天地之道。

小宝对武学之道可说是极度痴迷,自离开武当山后,每日里勤修不缀,潜心钻研,于太极神功之精义的领悟日渐精深。今日当此平生未有之险峻搏战,无须多作思索,自然而然在诸般神功绝学的运使中融入太极心法,是以内息悠长,绵绵不尽,到得此时,更是颇有力半而功倍之感。

太极功是张三丰集毕生武功之大成的绝巅之创,实已深得道家大盈若冲,顺乎自然的圆融至理。尽管张三丰并未传授小宝一招一式,但以这货妖孽般的资质,非人的脑力,尤其是对武学之道天生的超凡悟性,近乎癫狂的沉迷,即便是武当七侠之首的宋远桥在太极心法上的造诣也和他相差甚多。

天下武功修至极境,本就殊途同归。正所谓一理通,百理融,这太极心法既可用在太极拳剑上,亦可用于降龙十八掌或是逍遥折梅手等等武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