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2 / 3)

加入书签

为什么进取不足?因为要防备北面诸多节度。

“还需行离间之计。”

“正是。”赵元昌点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冯道,“不知冯师可有教我?”

沉吟一阵冯道缓缓开口:“夏日战端起,中枢不宜轻动。臣以为可派人宣抚西北,示众以恩。待战平,召雄武入京,邠泾等地守而不攻,以安延庆之心;京兆、河南整军警备河中,凤翔、汉中夹攻雄武成阶。”

冯道这番话说出口,赵元昌一脸赞同之色,却无多少惊讶,显然他也考虑过。

相比于后者,显然前者更好一些。

比如原先四个部门,把它拆成十五六个部门,再加上副职加衔,这一下就多了二十多甚至三十多个尚书卿一层次的职事。

唯一可虑的就是,文武百官会不会赞同,最主要的是外面领兵的那些大将会不会认可。如果大将抵制,那么这一次改革不过是个笑话。

冯道当然明白这一点,他将棋子放入盒中,轻声问道:“今夏有战,官家可准备好扫平国内动荡?”

要想维持朝廷对全国的控制,就得维护中央的权威。

“这宣抚之人,若是轻了,怕是起不到作用,冯师可有合适人选?”

听到这个问题,冯道略一犹豫,轻声道:“臣以为,尚书户部王彦川,三司黄世俊,此二人皆可。”

这两个都是比较强势的主官,要分割职权,将此二人调出去,看不出什么问题。绝大多数人只会以为让他俩宣抚西北只是一个借口,是将这两人调离的借口,然想不到这是为了日后对付雄武军而做的准备。

怎么维护?消灭所有不听话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一道政令不被方镇执行,朝廷出兵镇压的且获胜的准备。

之前赵元昌准备召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入朝,但同近臣商讨之后,发现朝廷暂时无法重创定难军,只得放弃这个想法。

赵元昌想要召方镇节度入京,那么他做好了出兵平定方镇之乱的准备了吗?

“可虑者便是西面。”赵元昌面色严肃,“宝应伯在邠州,王江在泾州,若为犄角,该是能稳住陇右延庆一带。然防守有余,进取不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