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2 / 3)

加入书签

这些事情都要占用他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这次大战结束后他对京兆府的掌控力度又上了一个台阶,因此他开始给府衙官员放权,而更多地关注整个国家的甚至国与国之间的形势。

府尹书厅中,陈佑和高启坐在一块,慢声细语地讨论着一些琐事,就好像一开始斗得不可开交的不是他俩一般。

谈了没几句,门外来人了,是彭三。

“甘泉且进来吧。”陈佑招呼一声,转头对高启道:“少尹恐怕不知,这次贼人祸乱长安,之所以能够有惊无险,全是靠了这彭澧彭甘泉啊!”

“哦?是么。”高启眸光闪烁看向彭澧。

再就是工坊。陈家工坊依然是那种手工作坊,每个工坊人数都不多。工坊分两种,一种是数百上千人的,引入了流水线的概念,负责生产,另一种基本上是几十人甚至十几人,主要负责研究。

部分研究型工坊同书院算学院有合作,每个月需要向陈佑上报研究进度。这些研究都偏向于实践,比如怎么用最少的木头做出一把椅子、如何制造合格的大块玻璃等等。

陈佑需要做的就是投钱进去,然后视这些人的成绩进度决定是砍项目还是砍人。

正如之前所说,由于某些原因他不能在书院之中开设类似工学类的课程,只能用工坊代替一小部分学校的作用,因此他还得通过负责人们递上来的资料决定要选什么人去书院学习一段时间。

这很不容易,学而优则仕总比学而优则工吸引人,如何让挑选出来学习的研究员学成之后会继续研究而不是企图借此进入官府,这是一个挑战。

钱的确是一个好东西,但有时候,权力带来的安全感不是钱能带来的。当然,这个时间段还得加一句,兵权带来的安全感才是最充实的。

最后是书院,今年夏天有大概十几个人毕业。这个毕业,是正正经经完成所有学业,获得教员认可的那种毕业,像白茅他们临时出来参加科举的那只能算是肄业或者结业。

按照陈佑所想,毕业了就得给毕业证书,于是书院就制作了十几份证书模板送到京兆府来让他签字。

这还不算,因为他无法到场且毕业人数较少,所以陈佑还要了这些人日常的资料,准备给每个人都写一封信。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强化他在书院诸生心中的印象,为这些人打下深深的“陈佑”烙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