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两难(2 / 2)

加入书签

忽然,他脑海里灵光一闪,计上心来,于是提笔写了一封密折,连夜派人送到了皇宫,送到了官家的手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这些事情,包括今天下午他们讨论了一下午的事情,他自己其实最清楚不过了,只是还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而已。

下午讨论的重点在于,在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他赵顼,颍王,该如何去做。

几位来书房讨论的公子们,分为两派。

一派以刑部侍郎鲁飞家三公子鲁承竟为代表,主战。认为赵顼应该趁着八月的胜利再次请战,力压大夏。另外主张示好大理国王,建立良好的支撑。最终形成自身强大力量,反向支撑朝廷,帮助官家解决掉那些先皇派的人,拿回朝堂主动权。

另一派以蔡京为代表,主退。认为此刻应该休养生息、藏锋避芒,不主动去参与朝堂内外的纷争。关起门来做个闲散王爷。

两派相互不服——主战派自然大骂蔡京畏首畏尾、不以社稷为重;主退派则批评鲁承竟锋芒太过、不通政治变通。

赵顼心里自然是明白的主战自然是能快速解决当下的问题,可是却是太过激进。做的不好,容易落人口实;做的太好,容易木秀于林。

而主退派过于圆滑,让自己置眼下的动荡于不顾,只为了保存实力长久计算。但是尺度还是有些难,太过圆滑会被认为无能,若失了帝后之心,也没有什么深远可期了。

虽然说,这段时间以来,官家一直按照之前密谈时的方式来一步一步的培养赵顼的势力,让他做自己的手、自己的脚,去处理朝堂内外各项事务,打压先皇派的那些势力。但是,并不等于他这样一个体弱多病的皇帝,愿意看见自己已经成年的皇子风头太盛,甚至抢过了自己。

赵顼自然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只是在当下,他既不能什么都不做,也不能做的太多。所以,平衡点究竟在哪里呢?赵顼的眼眸暗了下去,如同外面漆黑的夜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