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指挥打飞机(3 / 5)

加入书签

事实上,此时李海和党为民充当的是作战指挥的角色,17号苏-30mk2则是指挥机。

看得出来,上级领导机关是在有意培养李海和党为民,同时也对是第167独立飞行大队作战能力的一次检验。

党为民忙着编辑信息发送给两支作战小队,不时的关注雷达的搜索情况。

完成了转弯之后,李海发现了目标。

“发现目标!一批六架!”李海马上报告。

在没有足够预警机的时期里,这是一种能够弥补不足的战术。苏-30mk2机载雷达对非隐身三代机等空中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理论上达到了300公里,相当于小型预警机了,并且能够引导友机对其中12个目标进行攻击。

无线电静默的友机可以对目标发起突然袭击,大大增强了攻击的突然性。

只不过,刚刚在对海探测上失利,李海对苏-30mk2机载雷达的性能是存疑的。

张征东向李海通报之后,李海最多只有五分钟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他们的实弹射击就是不及格。压力都在李海身上,因为他是负责进行目标引导的。

“我要右转从南进入。”李海说着就大角度向右转。

演练指挥部迅速回答,“幺拐可以按计划进行,完毕!”

目标解散编队,六架红色靶机迅速分开,向不同的方向飞去。李海扫了一眼距离,迅速给歼-10a小队下令,“棍子小队负责蓝色目标!我给你标注出来了!”

得益于战术情报交互系统,友机能够看到指挥机所获取的目标信息,他们果断打开加力进行冲击,进入20公里范围后迅速爬升占据高度优势,同时打开机载雷达,在12公里的距离上完成了火控锁定。

党为民心惊胆战,但是没有说什么,注意力放在了战术平显上。此时17号苏-30mk2还有两枚空地导弹和两枚1000kg级制导炸弹以及两枚格斗导弹,做这么激烈的动作是比较危险的。

只能说,李海已经习惯了剧烈的操机方式,形成了自己的飞行风格。

他现在学聪明了,不再一成不变地直冲过去,而是选择从右翼进行迂回。一来避开了逆光,二来增加了靶机的可探测面积。

空中作战分队马上做出调整,一分为二,歼-10a小队保持航向,歼-11b跟随李海右翼迂回,但是他们的飞行高度没有变化。

两支空中作战小队依然保持着无线电静默,继续被动地接收来自17号苏-30mk2的情报信息和指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