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纨绔不读书 第85节(3 / 5)

加入书签

洪知县一早上心里扑腾着乱跳, 听下人如此这般地汇报一番,便知道要出大事了。他立刻点了衙门的人跟着直奔城门, 等登上城楼往远处一看,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只见城门外,黑压压的流民一群群一团团地往这边涌来,郊外田地被踩踏稀烂,护城河的石桥上已经是人挤人。

洪知县当机立断, 命官兵将流民挡在门外,守城军卒先合力将城门关死。之后, 他派人朝源源不断涌来的灾民喊话——午时后, 官府会在城外舍粥救济灾民。大家若想食粥, 需先按照三等六班分列站队。

所谓三等,既老,病,少壮三等。城外的官兵维护秩序,号令灾民分列站队,不停以政府午时后舍粥安抚众人。

洪知县这边也一刻不敢耽搁,一边拨人开义仓开粥厂,一边直奔府衙找钱知府禀报,商议应对之策。

但是流民南下求生,一路会有官兵拦截。而且从北往南,途中经过这么多地方,各地官员怎么都没反应?这么多人走得什么路,怎么会一夜之间出现在扬州城外?

常用已经麻利地点好了人手,一行人匆匆打开大门一开,然而齐鸢一抬头,便愣在原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东昌街上竟然已有几十个乞丐。

他并不知道,东昌街的流民已经是最少的了,洪知县带人早早关上了江都县这边的城门。而此时,扬州城外,流民黑压压绵延至远处,其他几处未来得及关的城门已经被人挤开,饥民们蜂拥而入。

十万流民,几乎一夜围了扬州城。

等到了府衙,正等下人去通报的时候,甘泉县的知县恰好也赶了过来。俩位知县忧心忡忡,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草草一揖,急忙问:“你们那也出现了流民?”

洪知县愣了下,先道:“正是,老兄可知道这些流民从哪儿来的?前阵子虽然也有灾民过来,但不过是零星几个,今天怎的一夜之间来了这么多?”

甘泉县知县道:“愚兄我也有此疑问。你要说哪来的,多半是北方的灾民。可是若是北方来的,怎么之前一点儿风声都没有?”

洪知县听到这倒是怔了怔。他之前是听到过风声的,彼时城中流言四起,说山东流民南下,然而后来证明传言中的流民,不过是一群兵匪。谢兰庭亲自处置了那几个人,之后城内城外也一直太平,是以他并没有真往心上去。

直到齐鸢府试后,来找他背答案时,提出了练兵和赈灾的两项提议……然而彼时的洪知县顾虑重重,认为流民会遇到兵士遣返,不至于到达扬州,他若是兴师动众地准备赈灾,怕是会失于廉和谨。因此洪知县最后写了个札子递给知府过目,之后又拖延了一个月,先清查了人口,练起民兵。

第100章

十月初八这天, 对洪知县来说犹如是一场惊魂噩梦。

这天本是休沐日,他已经跟夫人说好, 这天陪夫人去法善寺上香祈福。哪想家门未出, 就见有个下人惊慌失措地跑了回来。

那下人原是告了假回乡下的,到了城门口见远处挤满了人,里面的人出不去, 外面的进不去, 吵吵嚷嚷挤成一团。他跟守城的官兵认识,过去一问, 才知道外面忽然来了一群流民, 现在查验路引的军卒们完全应付不了。那些灾民看着面黄肌瘦, 却凶恶得很, 现在经纠集起来要硬往里冲。

这人倒也机灵, 眼看着事出反常,二话不说便回了衙门,直奔后衙通知洪知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