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一家三个国夫人(2 / 6)

加入书签

现在不一样了,他有自信说动乐正帝,不说一下子全实现他的相法,但至少可以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改变。

相对于别人来说,周羽最大的优势不是他的地位,也不是他多有钱,而是他有的是时间。

当年,他第一次入宫见到永和帝的时候,永和帝正值壮年,精神奕奕。

可是现在,永和帝已然老态龙钟,而周羽不仅没有变老,反倒还更显年轻了,跟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一样。

别人所说的百年大计,对于周羽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而且在教学方面也要因人而宜,开设一些不同的学科。

只不过,想要推进这样的教学计划是离不开朝廷的支持的,毕竟绝大多数的读书人是奔着功名而读书的。

如此一来,就必须按照科举考试的内容而读书。

有很多大才子文采出众,能写出惊世之文章却一直无缘于功名,那是输在了策论上。

而策论却是科举考试分量最重的考试内容,这,也是朝廷为了选拔官员而设定的规矩。

区区一百年……而已!

得知周羽搬迁到了京城,京中权贵纷纷登门拜访,这其中有不少是朝中重臣甚至还有王爷。

毕竟,抛开周羽当今国公、国师的身份不提,那也是当朝大儒,而且在书法、诗词、音律、棋艺、丹青等等方面也是一骑绝尘,无人能出其右。

不夸张地说,如今有谁要是能够求到周羽一幅字画,那是可以吹嘘一辈子的事。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说是相国寺有位高僧参悟佛法三百余年,始终参悟不透最后一道玄关。

但是,周羽毕竟穿越人士,他的理念领先了这个世界太多太多。

他心里很清楚科举考试的弊端,局限性太大,限制了很多人的发展。

比如,一些人喜欢搞学术研究,一些人喜欢搞器械研发,一些喜欢钻研水利工程,一些喜欢天文地理……

而这些是不怎么受朝廷重视的,担任这些项目主管的官员往往也不擅长这方面的知识。

其实这些想法周羽早就有了,只不过以他以前的身份与影响力是不太可能去改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