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51节(3 / 5)

加入书签

“老裘,生物学通路验证完毕,靶细胞已经锁定了,进行下一步吧?”

裘生头都没抬的问道:

“核苷酸单体被DMT保护好了吗?”

“好了。”

裘生嗯了一声,没有说话,他对于徐云还是非常相信的。

通过这样的反应,可以将原本极为微量的DNA分子,扩增数十到数百万倍。

接着经过设计,便可以用来从微量的生物样品中提取出所需要的DNA信息,可以做到单细胞甚至单分子的灵敏度。

同时也可以设计特定的引物,将不同的DNA片段组合在一起,合成出新的DNA分子。

而徐云等人这次使用的则是固相化学合成法,就是使用树脂等固体作为反应的基质,其上连接着正在合成的核酸或者蛋白质分子。

这样通过不断地过滤,再不断地补充不同的原料进行反应,就可以依次将不同的单体分子连接到上面,按照目的序列合成出所需的核酸或者蛋白质。

随后他将目光转移到了操作台中一只被固定住的雄性蟑螂身上,认真的用CRISPR/Cas9技术做起了编辑。

CRISPR/Cas9技术从1987年首次被提出,2012年两位女科学家Jennifer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首次发现了在细菌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由Cas蛋白介导的核酸内切酶作用,两人因此也获得了2015年生命科学突破奖。

自那以后,CRISPR/Cas9也成为了当今最主流的基因编辑系统。

裘生按照徐云计算出的结合式点位进行了锁定,标靶细胞便是来自蟑螂的MC38细胞,目的是为了用hCD47-MC38 HuCELL去把反馈性别认知的定向片段给轰碎。

这个片段一旦被轰碎,蟑螂的性别认知就会受到影响。

二十分钟后。

一切准备完毕,合成正式开始。

徐云此前一共推导出了五种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但裘生等人使用的只是其中一种:

肽平面内的C=O与N-H呈反式排列、肽平面绕Cα-N1旋转27度的结构式。

又过了五分钟,徐云看向裘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