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743节(3 / 5)

加入书签

如果星系的引力仅由可见物质提供,那么可以计算出旋转曲线应该会呈现出这样一个效果:

距离星系中心越远的星体,旋转速度应该越慢。

然而,薇拉·鲁宾对仙女星系进行观测时却发现……

实际的旋转曲线在超出一定距离后。

离星系中心越远的星体,旋转速度和内部几乎保持不变。

这是一个传播度很广,但很多人对它一知半解的东西。

暗物质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1922年。

当时天文学家卡普坦就通过星体系统运动,间接推断出星体周围可能存在不可见物质。

接着在1933年。

天体物理学家兹威基利用光谱红移法,测量了后发座星系团中各个星团的运动速度和状态。

这意味着什么呢?

上过高中物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距离星系中心距离相同的情况下。

V1(也就是理论上应该拥有的较慢速度)和V2(薇拉·鲁宾观测到的旋转速度),二者的离心力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低,后者高。

发现星系运动速度弥散度太高,如果仅靠看得见的星系质量产生的引力是无法将这些星系束缚在星系团中的,这些星系团将分崩离析。

不过暗物质真正的‘成名之战’,还是发生在1970年。

当时一个与起点知名女富婆同名,叫做薇拉·鲁宾的女教授,对银河系的邻居仙女座大星系……也就是M31的星系,进行了一次旋转曲线的测量。

所谓星系旋转曲线,是指距离星系一定距离处的星体,绕星系中心旋转速度的函数曲线。

用人话说就是公转速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