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七十二章(1 / 4)

加入书签

偏有跟江南第官员不对付的官员趁机落井下石,一时朝中风起云涌,各方各有人马落地,景仁帝也趁机插了几个自己的人进去。

等各方人马成功阻拦景仁帝已是几月后,回过神来的大人们对周中甚是恼火,接连把都转运盐使,副使,同知统统任命下来,只是将近年关,这几位大人俱得年后才到任。

与之同时,富家和闹事的村民的处决也下达下来。富家自是抄家流放,而闹事的里正族长全部流放,一同参预的村民们全让周中拘到盐场当成了免费的半年劳力。

周中更是命人把那闹事的那些村民的家里人全给挪出来重新组成一个村子,勒令盐贩们以往年的盐价卖盐给他们,期限为一年。

这一条规定大快人心,人人都称好。让他们闹事,想把新盐政闹灭,就该他们一辈子吃高价盐,一辈子买不起盐。

第七十三章

接到周中的折子,景仁帝默然,随着他对朝中的掌握,自然知道江南过半田地俱掌握在官宦人家以及当地的世家手中。----更新快,无防盗上-------但他却毫无办法,江南官系在京中当官不少,内阁就有三人出自江南,稍不慎,将会引来滔天大祸。

景仁帝拿着周中的折子再仔细看了个来回,忽地暗笑,周中是在祸水东引。

次日早朝,景仁帝拿出周中的折子,道:“先帝在时,朕还记得江南田地过半在庄家人手中,不想几年过去,江南庄户人家失其田,是朕之过呢,朕无能啊。”

说着,景仁帝掩面而泣。

自抓了这些闹事的村民后,周中就命衙门在外把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大肆公告,让两淮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目的和居心。

连着几月的宣传,只要提到那些闹事的人,大街小巷,谁不呸一声,再骂一声儿狼心狗肺。----更新快,无防盗上------

受两淮新盐政影响,其它地方的盐也便宜不少,且别地的盐矿也盼着能像两淮那实行新的盐政。

但周中要另调别处,富家和那些村民的处罚是周中以两淮巡盐御史换来的。当然正如周中之意,而周中要去的地方是西北一个贫瘠的县叫山阳县的地方任县令。

周中的折子尚未到御案,已有消息灵通的大人知道折子内容,肚内俱打好腹稿面对景仁帝的友颜大怒,但景仁帝却出人意料,在大殿上痛哭自责。

众位大臣张嘴结舌,一时说不出话来。

说先帝在世就这样?还是承认当今皇上无能?

好在景仁帝并没有一直哭下去,只是吩咐内阁拿出一个章程来就退了朝。

为此,内阁诸位大人那还顾得上两淮新盐政,一心扑在江南田地兼并事宜,想着如何打消景仁帝的念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