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霍金与中微子(3 / 4)

加入书签

而是,很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存在。

“由于中微子与其他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很弱,因而它在行进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也甚微。如果设想让它沿地球直径穿越地球,其能量损耗只有一百亿分之一。”

“利用中微子进行通信比利用电磁波更加优越。因为,在高山、海洋的阻拦面前,电磁波便会显得软弱无力,而中微子毫不在乎。目前,尚存在一些因受自然条件影响,无线电不能光顾的地区。这些听不到广播,不到电视节目的地区,通称为‘盲区’。中微子通信的实用化,将会给这些地区带来福音。中微子通信是利用中微子运载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霍金首先是一个科学家,他的发现,主要是用于造福所有人——而并不是凯瑟琳一个。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下意识就想到了这些。

“伽马射线暴是一个高端的理论神话,几乎能够照射到可观测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尽管对伽马射线暴的来源我们知之甚少,但理论上它们的一部分特定能量表现形式为中微子。”

霍金如此写着。

“中微子是极小的中性粒子,而且很不情愿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它们极难被探测,太阳中心产生的中微子必须穿越数光年的旅程才能有50%的机会与一个铅原子相遇!所以,中微子在作用于通讯设备的时候,是一种非常稳妥、恰当,而且合适的设备。”

“但每隔一段时间,中微子就会粉碎一个原子核,发射出核粒子流。如果这些粒子穿过水或冰,它们会留下淡蓝色的光轨迹,可以通过敏感的光子探测器捕捉。因此,中微子也能够用于探测……”

事实上,中微子比量子通信更现实。

“将中微子应用于通信,也像其他通信方式一样,是将中微子作为信息的载体。我们所要传送的语音、图像、数据等一类信息,都要通过一种叫‘调制’的技术将它们‘驮载’在中微子束上,藉中微子那种所向无阻的威力,把信息传送到目的地。然后再用一种叫‘解调’的技术,把信息从中微子束中分离出来,还其本来面目。从这点上讲,似乎中微子通信在原理上与其他通信方式没有两样。但要让中微子通信投入实际应用,仍然有许多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用较简便的方法获得一些能量极高而又有足够束流强度的中微子束,以及如何对它进行有效的控测和放火等,都是难题。”

“而且在作为通讯工具的时候,由于中微子与物质发生反应的概率很小,它们可以几乎不留痕迹地穿透包括星球这样的东西,因此探测他们需要又大又重的探测器。”

“但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式。我们制造特殊的发射器和接受装置,让发射器发射的特殊例子在接收装置上面被接受,理论上来说,信息的可接受率超过了99%……但,这种发射器并不具有商业化的可能,因为它实在是太大了。”

报告很长,霍金写到了2点,这才完成。

不过,当这份文件在第二天早上九点被送到凯瑟琳的办公室的时候,凯瑟琳就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或许凯瑟琳并不知道,但是在原本的2世纪,地球的确已经有了中微子探测器——就在南极。而且,他们还考虑在地中海建立一个同样的探测设备。

至于中微子通信,在2世纪的时候,也同样是现实的存在。

费米实验室的minerva实验就实现过这样的通信。

而美国的核潜艇,更是可以用中微子来保持通信。

这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存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