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过河拆桥(3 / 5)

加入书签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就苏宜晴身边的人全都哭丧着脸。小姐要住到庵堂去,她们这些下人自然也要跟着去,庵堂生活清苦人人可以想象,别的不说,光是常年吃斋就让很多人受不了,小姐能回来还好,万一……她们可怎么办?

当即向太夫人进言,也不用替苏宜晴张罗婚嫁了,直接送到庵里静修几年,给外界一个交代等风头过了再说。

太夫人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好在苏宜晴年纪还小,避过这场风波,两三年之后再回来也没有什么,便当即拍板。

许氏却不干,说苏宜晴是被陷害的,她不能看着女儿受苦,要把苏宜晴送走,她也走,女儿受了那么大委屈,她这个做母亲的不能替女儿做主,还要踩她一脚,算什么母亲?若是如此,干脆她和苏三老爷和离。带着女儿回娘家,别人不清楚,太夫人却清楚地,不替孙女洗刷冤情就算了,还要落井下石。这日子没法过了。

太夫人一阵头疼。多少年了,一有矛盾许氏就用这一招,而且这次许氏嚷嚷的话里也有些道理。别人不清楚,她们是清楚的,不管苏宜晴是有意无意,这岑家通房挺着大肚子,一个人窜到苏宜晴面前,怎么说都是岑家的错。

这门亲事又是她绕过许氏订下的,要是许氏到处嚷嚷,把当年订亲的内幕说出来,丢脸的还是远平伯府。

不过要苏宜晴看,若是能送官法办也许还好一些,定能能查清楚前因后果,这事情并没有多复杂,最怕的就是这种舆论定罪,根本无从伸冤。

苏宜晴本身倒没什么,乐得一门烦恼的亲事没有,她一个人还能多清静两年。

甚至她开始考虑,或者干脆躲进庵堂,带发修行,过了几年,在找个机会云游四方去得了。

俗话说皇帝不急急死太监,苏宜晴本人是不想嫁,可远平伯府不只她一个未婚姑娘,还有没成亲的公子,长幼有序之类的早就在苏宜荣苏宜娟姐妹易嫁的时候被打破了,随后苏谨风要专心科考,也无暇顾及亲事,让苏谨旭抢先成亲。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远平伯府却因为受到康郡王府事件的牵连,声势弱了不少,被苏宜晴那么一闹,苏家姐妹的名声跌落谷底,人人敬而远之,就连苏谨风中了进士的也没有如大夫人曲氏想的那么抢手。

许氏怕什么。娘家兄长是过继的,娘家名声跟她关系不大,儿子已经娶亲,女儿没有什么名声好丢了,她要豁出脸面,把伯府一些事情到处嚷嚷。全家要跟她一起丢人的。

康郡王府就是这样,据说康郡王许多贪墨的证据都是康郡王妃交出去的,康郡王宠妾灭妻,把郡王妃逼得没有活路,就来个鱼死网破。要不然康郡王妃为什么能再一出事之后就能果断带着嫁妆和离?因为涉及皇家别人不敢议论太多,但有眼睛的都能明白几分。

太夫人烦恼不已的时候,她一向看不上的苏宜晴终于做了一件让她满意的事。

苏宜晴劝住了许氏,说是自愿到庵堂为全家祈福。

许氏开始不肯,最后还是被说服了,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一时也找不到成亲对象,与其呆在这混乱的伯府听别人的闲言碎语,还真不如就到庵堂住段时间,静静心。

有那么难缠的小姑。谁还敢嫁进来?远平伯府其他小姐就算没有苏九小姐那么凶悍,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家风使然,要不是长辈纵容,谁家小姐敢那么做?看看现在远平伯府一点都没有处置这个悍女就知道了。

曲氏为了一双儿女的亲事操碎了心,急得嘴角冒泡,结果有意的人都委婉回绝,某些主动攀上来的条件太差。

苏谨风还好说,再等两年也没什么,苏宜华可不能再拖了。

之前为了苏宜荣能在永乡侯府过好日子,她百般奉承三房这对母女,现在倒好,之前常带着苏宜晴出门的她成了笑话,夸苏宜晴的那邪成了自打嘴巴。

如今苏宜荣在永乡侯府儿子都生了,脚跟已经站稳,她没有必要再看三房脸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