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风华 第59节(2 / 5)

加入书签

卷宗上对此案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行,就连供词也未有,沈时砚便唤来王判官询问此事。

听完此事后,王判官只觉得有股似曾相识的感觉,背脊一阵发凉,后颈渗出冷汗。

王判官不敢隐瞒,当即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详尽讲出:“当年皇城司将许薛明带走后,也把供词和卷宗一并拿走了,眼下这份卷宗,是后来所写。”

顿了顿,忧心沈时砚怪罪他失职,又慌忙道:“王爷,您是清楚的,皇城司那群洪水猛兽,下官就算想拦,也拦不住啊。”

楚安神情有些古怪:“他们没有文书?”

许薛明曾在国子监内生活,必然是十分了解其内部环境,与她之前的猜测对应的上。

顾九沉吟片刻,看向沈时砚:“王爷,那咱们派人再去搜一搜国子监?”

“不用,”沈时砚轻声道,“早在搜寻凶器那时,我便已让人将学内各处角落搜个干净,并未寻到异常之处。”

顾九愣了愣。

这么迅速?

王判官哎呦一声,苦着一张脸道:“别说文书了,除了十几把大刀,连张字条也没有。”

那时皇城司若干人各个手持兵刃,直奔西狱,他还没来得及说一句“不合规矩”,一把杀气凛凛的刀刃便架在了脖颈处,吓得他双目眩晕,小腿肚子直打颤。

沈时砚眉心敛起:“也没留下什么话?”

王判官仔细想了想,方才道:“好像是说许薛明与辽人派遣到咱们大宋的细作有牵扯。”

沈时砚继续道:“若是按照这般推测,许薛明此案可能大有蹊跷。”

顾九点点头。

单凭皇城司越职这一点,便是足够让人生疑。

还有那群劫囚的黑衣人。

又是什么来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