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薛定谔的那只猫(2 / 4)

加入书签

结果,那个孩子,看到了更加混乱的东西:

在那个孩子被图书馆里那本光怪陆离的量子论弄到快要发疯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个救星。

薛定谔的猫。

刚一看到薛定谔这篇在1935年发表的题为《量子力学的现状》的论文时,那个孩子觉得,爱因斯坦深信不疑的那个客观、真实、存在着因果关系的世界,终于得到了救赎。

在论文的第5节,薛定谔描述了那个常被视为恶梦的猫实验:

好,哥本哈根派说,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模糊不清,处于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是吧?比如一个放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是完全概率性的。只要没有观察,它便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中,只有确实地测量了,它才随机选择一种状态而出现。

因为所知道的一切物理现象,几乎都可以从现成的理论里得到解释。力、热、光、电、磁……一切的一切,都在控制之中,而且用的是同一种手法。

“这个世界所有的基本原理都已经被发现了!只要拥有足够详细的数据,不管是明天的天气还是一亿年以后宇宙的形态,人类都可以分毫不差的计算出来!”

那个孩子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物理作为大学的专业。

“我,想要触摸这个世界的真理……”

那个孩子如愿以偿的考入了自己所希望的学校。刚一入校,他就迫不及待的钻入学校的图书馆,想要尽早的接触“世界的真理”。

好得很,那么把这个原子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中让它保持这种叠加状态。现在薛定谔想象了一种结构巧妙的精密装置,每当原子衰变而放出一个中子,它就激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结果是打破箱子里的一个毒气瓶,而同时在箱子里的还有一只可怜的猫。事情很明显:如果原子衰变了,那么毒气瓶就被打破,猫就被毒死。要是原子没有衰变那么猫就好好地活着。

自然的推论:当它们都被锁在箱子里时,因为没有人观察,所以那个原子处在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因为原子的状态不确定,所以猫的状态也不确定,只有当人们打开箱子察看,事情才最终定论:要么猫四脚朝天躺在箱子里死掉了,要么它活蹦乱跳地“喵呜”直叫。问题是,当人们没有打开箱子之前,这只猫处在什么状态?似乎唯一的可能就是,它和那个处在衰变/不衰变状态中的原子一样,处在叠加态,这只猫当时陷于一种死/活的混合。

一只猫同时又是死的又是活的?它处在不死不活的叠加态?这未免和常识太过冲突,同时在生物学角度来讲也是奇谈怪论。如果打开箱子出来一只活猫,那么要是它能说话,它会不会描述那种死/活叠加的奇异感受?

是的!当然不可能,猫也好,世界也好,本就应该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什么概率波!

量子论是如何解释的呢?

但是,那个孩子学到的,是打破自己梦想的东西。

那个孩子甚至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当初自己没有去拿那本量子物理的话,该有多好。

量子物理学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在概率解释,不确定性原理和互补原理这三大核心原理中,前两者摧毁了经典世界的因果性,互补原理和不确定原理又合力捣毁了世界的客观性和实在性。

天气永远不可能被预知,宇宙也在每一秒都随机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越是深入学习,越是觉得,不仅真理在远离自己而去,甚至原本客观真实存在的世界都渐渐变得支离破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