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元309年 决战-决战 11(2 / 2)

加入书签

“王弥,他可是我们族类,他比刘渊的杀戮还要大!只要灭掉刘渊,拓跋部就是入关也不是威胁。只要消不掉刘渊,拓跋部即使在关外,也是威胁。大晋危在旦夕,我们没有时间考虑更长远的事。今天做不好,我们就没有明天了。”

刘琨早知道晋阳实力远弱于刘渊,可是他就是迟迟不肯征调‘旗下’的拓跋部入关,才有壶关之败。

刘琨想了很久,说:“好吧,我亲自去会一会拓跋猗卢,看他究竟是何许人。”

刘琨并不是一个政治家,少年的妄为(投靠贾谧和赵王伦),是其一生刻骨铭心的痛。他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有政治妄想,在政治上过分小心。要知今日的敌人就是刘渊父子,任何反对刘渊父子的人,都应该团结。相反,你不主动去团结,他也有可能被会被你的敌人拉走。

如果刘琨来到并州,就像前任刺史一样,每次作战都以五万拓跋骑兵为主力,以刘琨的军事才华,晋汉形势绝不会如此糟糕。是事实,刘琨主持并州军事三年,却从不去动用其手中最大的军事王牌!

第二点,必须放弃与朝廷共战平阳的愿望。朝廷在刘渊的连续打击下,已经无力支持并州。

如佳分析完,站起身。坚定地说:“放下幻想,现实必须放下幻想,你依靠朝廷消灭刘渊的幻想已经破灭。将来只有我们救洛阳的份了!”

如佳终于还是激动了:“从今日起,刘渊完全可以来消灭我们。以他数万人的本部兵力,不再是能不能来。而是想不想来。现在刘渊的主要矛盾是洛阳,不能让洛阳喘过来这口气,成为刘渊的核心战略。所以,我们这里才看起来不危险!”

如佳终于憋不住心中的话:“壶关于敌重要,而于大晋并非主要,正是你去年那封求助信,才有今日壶关之败。两支军队一南一北。都要翻山越岭,千里而来,不能统一指挥,地势又易守难攻,必有此败。东海王失去夺回河东的本钱,你的错排第一位。”

是的。晋三路大军应攻打河东、平阳。晋在河东本就有防线,东海王军可以轻松越过黄河。正是刘琨去年的那封信,使刘舆说服东海王,才将战场定在壶关。

王夫之虽一生都有刘琨情结,但还是批评了刘琨不借汉人力量,而最终引拓跋入关(七十年后拓跋建北魏)。须知,晋朝非明朝,整个并州只有四十万农民(280年晋朝官方统计),晋阳城只有十万多晋人,远不及胡人力量。王夫之只是书生之叹!

钢指戒

刘琨从没见过如佳如此激动的批评自己,被震惊的浑身颤抖不已。

如佳也感到自己太情绪化了。她平静了一下心情,还是安慰刘琨说:“当然朝廷选择壶关决战,一是信任你胜过对司马模的信任;二是刘聪、王弥、石勒聚首壶关,朝廷想一劳永逸的解决他们。”

刘琨眼中热泪流淌,说道:“夫人不用安慰我。朝廷派我来并州,就是要我来消灭刘渊的。今日的困境,都是我的错。”刘琨从上党返回时就想到了,是他和刘舆把战场选错了。

如佳还是说:“你要振作起来,洛阳危急,还要并州全力支援。我还是再请你考虑把北部鲜卑调入关内。”

刘琨说:“江统大人早说,他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