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拉清单(2 / 3)

加入书签

几十年来,扑朔迷离、战火纷争的中东造就了以色列这个地区“军事强国”,也刺激了它的军事工业和军品贸易的发展。

目前,军事工业已成为以色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以色列银行行长就曾表示过,“在外债和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因素使以色列免遭破产,那就是输出军火赚取美元。”

出于战争的需要,以色列军事工业起步很早,当时只能生产部分轻武器,改装和维修一些武器装备。

1967年,著名的“六·五”战争后,巨大的军品需求拉动了以色列军工企业的迅速发展。到80年代中期,以色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军工科研和生产体系,全国从事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的公司多达250多家,并涌现出如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以色列武器发展管理局、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拉法尔公司、以色列造船厂等十几家规模巨大、举世闻名的军工企业。

“一周的时间么……”希斯先生点了点头道,顺势接过了林萧拟出的清单,一眼扫了过去,“只要不是太离谱儿的条件,我想一周的时间,应该是可以做出决定了。卧槽……这也太离谱儿了吧!”

只见在那长长的清单之上,列在第一位上的,就是一千亿美金的转让费,看到$之后的十一个零,希斯先生就算是见多识广,也不由得目瞪口呆。

这家伙,还真是敢狮子大开口啊!

不过一千亿美金虽多,在希斯先生的眼睛里面,却也不是无法办到的事情,毕竟这一次的事情,他只不过就是一个代言人而已,真正的大老板们是隐藏在幕后的。

这些大老板们,拿出一千亿美金来,不过是有点儿皱眉头而已,几个人稍微凑一凑,也就将这一千亿美金的账单给填平了,甚至都不会在金融市场上引起什么波动。

这些军工企业涵盖了从军工科研到武器生产,从各种军用飞机、坦克、舰艇到电子、通信设备等几乎所有军用产品的生产领域,从业人员近8万人。

但是接下来的一些条件,就让他越看越头疼。

比如说,在一些军事装备方面的要求,在一些技术领域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虽然看上去并不是很复杂,可是领导过摩萨德组织的希斯先生就知道,这事儿还真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够决定的。

首先,美国人那边儿,就绕不过去。

以色列的国土面积仅有1。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0万,但提起它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则令任何一个有头脑的战略家所不敢小视。

他们仅正规军就有17。8万人,此外还有几十万预备役部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