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领袖雕像(2 / 3)

加入书签

时过境迁,这些造像大幅度地离开了人们的视野,各地耗资亿万、越造越大的佛像,却方兴未艾,没有人管。

似乎华夏人离开了偶像崇拜,就活不下去一样。

林萧觉得,其实这就和火烧阿房宫是一样的,王朝的更迭,就要摧毁上个王朝所有的精神存在和物质存在,这种观念是人类进步的退化。

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留下它又有什么呢?急着要推倒它们,只能说明统治者的心虚和怯懦,说明统治者对于上代历史的畏惧,然后一群无知、狂躁、喜欢凑热闹的市民们就跟着起哄、打砸抢烧。

这样的事情,其实在历史上已经重复过太多次了。

于是,政治首脑总是被一群人热爱,而被另一群人憎恨。

比如说,拿破仑是法国革。命的先行者,他的雕塑在巴黎广场树立时,有人预言等他一死就会被推倒,后来他还没死,雕塑就被推倒了。

华夏政治人物的雕塑,也不例外。

唐代中叶,宫廷雕塑家用终南山的汉白玉雕凿了三尊像,老子像,唐玄宗像,宰相李林甫像。

结果李林甫死后被定性为奸臣,雕像被砸毁,而唐玄宗雕像,随着唐朝的覆灭而消失。

“哦,看起来,这一尊红色领袖的雕像,也要不保了。”林萧研究了一阵子里面的结构,就撇了撇嘴道。

“怎么了?”韩雅问道。

“你们看,似乎这尊雕像正好挡在了入口处呢。”林萧指了指对面的那尊列宁雕像,然后说道,“这底下一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把列宁像摆到这里,就像是想要用这雕像来镇压什么邪祟一般。”

“这怎么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列宁像还有这种用途,这又不是在华夏啊。”一位专家忍不住吐槽道。

韩雅说的不错,若是在华夏的话,红色领袖的雕像或者照片,都是有镇压一切邪祟的功能的,这一点就连佛祖和基督什么的,都比不上。

老子像应当是长安碑林的那尊汉白玉雕像,也是被砸裂后拼接而的。

在成都建立蜀国的王建,年轻时行为不端,口碑不佳,被人称为贼王八,他不敢把自己的雕像放在广场上,而是放进了墓室,得以保存至今。

老子、孔子以及各家宗教领袖,主张仁爱或和稀泥,他们不容易触犯人,造像才有可能长存。

尽管如此,在当年的破四旧运动中,保存了千百年的他们的造像,也几乎被荡平。

与此同时,各地涌现了大批伟大领袖的造像,包括数以万计的大型雕塑和数以亿计的小型像章,数量惊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