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六十年代生存手札 第14节(1 / 3)

加入书签

这是傅冉头一回参与集体劳动,在生产队的院里好奇的东看看西摸摸。

田家湾生产队是个四合院样式的大院,东西北三排石瓦房,北边两间是生产队办公的地方,东边一排房放着锄头、梨、铁叉之类的农业器具,西边一排是仓库,数张草席圈成粮仓,盛满小麦黄豆玉米。

西北角还有个牛棚,拴了两头牛一匹马,一旁还停着一辆东方红拖拉机。

牛马铁叉锄头这类原始生产工具,早在大魏就已经被使用,颜冬青它们不感兴趣,径自走向那辆东方红拖拉机。

傅冉在城里远远见过一回,小声说:“皇上,臣妾听说这玩意要加油才能突突跑。”

傅冉懒得搭理她,抬抬下巴道:“你去你的,我去我的,要是不想去就跟娘直说,拐弯抹角往我身上推干啥?”

对傅燕这样爱耍心机的人,傅冉也摸索出了门道,闷不吭声吃瘪她只会越来越过分,索性二话不说当着老子娘的面揭穿她。

反正她也不用看傅燕的脸色过日子,守着偌大寝宫,还怕吃不饱穿不暖?

下午没有文化课,只有半天的劳务课。

所谓劳务课,其实就是干活,为响应主席同志“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号召,学校每天下午都会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劳务课的形式分校内和校外。

颜冬青提醒她:“朕说过多少遍了,在外喊朕三哥。”

傅冉不忿,也提醒他:“那您朕啊朕的,是想提醒臣妾什么?”

校内主要是参观学习一零五四个附属工厂的机床操作,校外则是去郊区生产队学习农业。如果碰上周边有修铁路、建桥梁这样的大工程,他们也要去帮忙打地基抬煤渣。

开春之后,正是播春小麦种黄豆玉米的季节,教导主任安排他们去了市郊的大河湾公社,深入学习农业种植技术。

负责接待他们的是大河湾公社的陈书记,平时无论是知青下放,还是精简工人返乡务农,或者来乡下支援大生产的工人兄弟,都经由陈书记管理分派。

陈书记把四十多个学生分送到公社下辖的各个生产队。

高雪梅和班上几个同学去了小树林生产队,傅冉和颜冬青被分去了田家湾生产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