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灵魂的升华(2 / 3)

加入书签

薛西斯一世一生所做的唯一一件明智的事就是他看到自己全副武装的100多万军队时的沉思——这庞大的军队中没有一个人能够长命百岁。这一想法似乎是感情刹那瞬间的真理之光。

伯利克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尽管人们都在为他所做的、而别人可能会和他做得一样好的事情而称赞他,但他们却忽视了他品质中最伟大最光荣的部分——“没有一个雅典人会永远把财富用于哀悼。”

绝望会抓住那些欲望无边并最终看到自己野心之极限的人。亚历山大大帝之所以哭泣,是因为再也没有王国可以征服。印度的第一个穆罕默德征服者马哈茂德苏丹的经历也如出一辙,他感到自己快死时,命令把所有的金银财宝都摆在面前。他俯视着这些财富,哭得像个孩子。“哎”他说道:“身心的疲惫是多么危险的事呀为了得到这些财宝,我忍耐了多少苦难为了保护这些财宝,我操劳了多少心可是现在我就要死了,就要离开它们了”他被葬在自己的宫殿里,据说他那悲伤的魂灵后来就在此徘徊。

还有那可怜的曼彻斯特制造商,他攒下了万贯家财,他把一大堆沙弗林(注:英国旧时面值1英镑的金币)堆放在床单上,心满意足地抚摸它们,目不转睛地欣赏它们,双手放满金币,并把金币一个接一个川流不息地从上往下扔,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来饱耳福。而他死了之后,却并不比他门口的乞丐富多少。

法兰西国王查理九世之死是可怕的。他曾下令在一个恐怖之夜屠杀了圣巴特罗缪的胡格诺教徒,在临终时,他被这一屠杀的恐怖景象所困扰,因而对自己的外科医生阿姆布罗斯·帕雷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但过去几天,我总感觉在发烧,身心不宁,无时不刻,不管睡着还是醒着,被杀害者满是鲜血的尸体,在我眼前缠绕。噢,我多么希望当时能赦免了那些无辜而愚昧的人”他死于大屠杀两年之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圣巴特罗缪大屠杀当日的恐惧还一刻不停地萦绕在他心头。

……地球一刻不停地转动,当黑暗将临,太阳也会因此而降落吗?

——亨利·史密斯

年轻人带着喜悦和热情走入人生,世界在他面前流光溢彩,他们似乎将拥有一个遥远而阳光灿烂的前程。但时间迅速浇湿了他们的热情,早晨充沛的精力无法在一整天之后保持到夜晚。青春易逝,年龄变大,最终,他必须顺从地变老。

但生命的终点其实就是他以往生活的结果,言行不可改变,它们与性格混在一起,传给来世。过去永远与我们同在,杰勒米·泰勒说:“每一种罪恶,都在第一次开口时展露笑容,在脸上焕发容光,在唇上抹上蜜糖。”当生命成熟时,作恶者并未在他的作恶途中停止,他只能惴惴不安地期待充满恐惧和绝望的老年生活。

但是,善的信仰形成一套任何武器都无法戳穿的盔甲。塞西尔说:“真正的宗教是生活、健康和灵魂的教育;无论是谁,只要真正拥有它,就因奇异的鼓励而能强有力地去说好每一句话,干好每一件工作。”

西尼·史密斯曾参观霍华德城堡,他和塞缪尔·罗米利爵士站在门廊的台阶上,凝视着眼前美丽的景色和极目所览的家族陵墓,好一会儿他举起双臂喊道:“啊正是这些东西使死亡如此之可怕。”

但我们必须走了,我们曾熟悉的地方将再也不会认识我们。看不见的使者常常就在附近。卡莱尔说:“对忙人和闲人一视同仁的使者,总在人们享受快乐或工作时把人逮走,改变人的容颜并把他送走。”巴尔扎克说:“可怜的爱德华正值青春盛年,就被夺去了生命。他已把马车和赛马骑师作为特使送到了人间最大的主宰——死神那里。”

这适用于所有人,我们每天都在用自己的牙齿自掘坟墓。沙漏是生命的徽章,它缓慢地漏着,直到不可避免地漏完最后一粒,然后归于寂静——死亡。即便是君主也要跨过他先辈的坟墓来接受加冕,以后又被他们拉入坟墓。

在埃斯库里亚尔修道院时,威尔奇看到了提香创作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一位年老的叶罗尼米特人对他说:“我每天都坐在这儿看这幅画,至今已将近60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同伴们一个接一个地长眠地下,他们当中有的是前辈,有的是我的同龄人,而许多或大多数比我年轻一代的人都已逝去,而画中的人依然没变我一直看着他们,有时认为他们才是真实的人,而我们只不过是影子。”但日子到了,这个老修道士自己也被死神带走了。

老年人必须给青年人让路,这对那些比他们自己更年轻的人同样也适用。当日子老去,我们只能像植物般停止生长,成了自己和别人的负担,而最糟糕的是,我们仍然渴望活得更长。“当我看到周围那许多的老年人时,”伯瑟斯说,“我就想起腓特烈大帝对他那些面对必死无疑的命运而犹豫的掷弹兵所做的训诫:‘你们这些狗东西难道你们会永远活着吗?’”

伟大的居鲁士曾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这样的话语:“哎,人哪不管你是谁,不管你何时到来(因为我知道你会来),我是居鲁士,波斯帝国的缔造者;不要忌妒我葬身所在的三尺之地。”亚历山大大帝来此谒陵时,被这一碑铭深深感动,因为这一碑铭把俗世万事的变幻无常和兴衰成败都呈现在了他面前。居鲁士之墓已被掘开,亚历山大大帝下令把亵渎神明的掘墓人判处死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