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米粒灸治疗眩晕症(二更之二)(2 / 4)

加入书签

他把李秋月头顶的头发分一分,用酒精药棉在百会穴消了毒,然后把一个艾柱放在穴位上,用宁神香点燃,放下香,拿起镊子等候。对李秋月说:“觉得疼就说一声。”

艾柱冒出澹澹的青烟,有一种很好闻的香气。

“疼啦。”李秋月说。

严子休迅疾用镊子把下面的艾柱夹起来,放入有水的茶缸里。呲的一声,艾柱灭了。

“还要灸九壮,不要着急哈。”严子休再次操作米粒灸法。这个操作很简单,一看就会。难的是什么病,选什么穴位,灸多少壮。这就需要很深的中医造诣了。

“弦,代表肝有郁气;滑,代表脾有湿气。”等老马把完脉。严子休请李秋月站起来,“我要探一下你的肝脾有没有肿大,你不用担心。”说着用手隔着衣服按了按她的腹部,老马也按了按。

“腹部柔软,肝脾不大。”严子休边说边做记录。又站起来用棉签,轻轻点了点李秋月头顶的百会穴,“有什么感觉?”

“麻麻的,木木的。”李秋月有气无力地回答。

“平常她身体怎么样?”严子休问青年。

“平时壮得很,是家里的顶梁柱。”青年想想以前,又想想现在,不由得暗然。

一次是一壮。

灸了五壮之后,严子休让老马来接手。

“你爱人这是湿浊上扰,所以头晕目眩。又加上肝胆郁热,木伐脾胃导致呕吐。你放心,这病好治。”严子休继续写病历,并解释疾病的来龙去脉,安慰青年。

听到媳妇的病好治,青年精神一振,露出希冀的神情。

严子休站起来,从随身包里面拿出一包艾绒,一支宁神香,一盒火柴。他把艾绒捏搓成一个一个米粒状大小的圆锥状艾柱,一边做艾柱,一边对李秋月说:“我一会要在你的头顶百会穴做米粒灸。这个微微有一点疼,但效果很好。你能承受吗?”

李秋月嗯了一声,别说一点疼痛,就是很疼也不要紧,只要有效果。

严子休做好艾柱,把镊子、医用酒精和药棉从抽屉里拿出来,把盛有四分之一水的茶缸放在手边。再用火柴点燃宁神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