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盘活促发展,唐家国的成长(2 / 4)

加入书签

这一情况出现的结果,是让唐朝满意的。沈嗣良报上来的十五亿,唐朝很清楚根据统计调查署和财政部的审核,应该只是现在奥委会的一部分收入而已。各种出租之后,体育总署不只是财政拨去的三十亿迅速回收了,额外还至少在这短短一年内赚了另外三十亿出来。

这个情况唐朝知道,唐家国自然也知道。

于是他诡笑一下,神秘地盯着沈嗣良,唐家国说道:“沈署长,难道从九月份开始,您准备一年的时间内在建设部支持下,在全国建出两百五十座新场馆吗?”

“不,没那么大野心!”揣着明白装糊涂,沈嗣良在说这话时,眼神有些游离不定。

“六十个亿,足够建两百五十座新场馆的了。”直接戳破他,唐家国继续诡笑着说道:“如果您不是想把之前你上报,要在一九二九年度建的一百二十座场馆扩大到两百五十座。那么,奥委会那里至少还有三十亿资金可以使用吧?

我当时就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体育用品专营公司扩大兴办规模、加大生产能力的话,是不是那个镇长就能够让他们那个镇上的许多孩子,都能用地道的好足球训练。都可能使用正规的篮球和其他体育器械,来进行训练呢?

似乎也只有从基础上,用正规的器械进行训练,那些孩子之中一些基础好、天赋高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未来的选拔中不出现因器械基础不同造成的发挥失常。也不会出现因为这样的发挥失常,让他们继续被埋没在那个小镇上吧?”

“唐厅长,您说的这个我之前也有想到。可是想要将体育用品公司扩大兴办规模,加大生产能力。我们奥委会和体育总署,现在没有那个财力呀!委座又不给我们增加预算,财政部那也捏着委座的命令,死活不肯多给我们半『毛』钱!”撅起嘴,沈嗣良说完,哀怨地望了望唐朝。

全民体育健身,唐朝只批了三十亿的启动资金。不是唐朝不想真正以大资金去激活这个可以极大程度拉动内需的项目,而是安西的现状决定,根本不需要完全倚仗资金去激活。

首先,在见过李惠堂一次之后,唐朝便让张孝准借军队选拔运动员之机,于蔡锷的总政之下加设出了一个体工大队。几乎所有的国际奥委会已接受唐朝建议,正式定为比赛项目的项目队之外,总政体工大队还有三十八个非奥运项目专业队。[]西北之王441

好,就算您报给我父亲的,想在来年举办职业化的田径巡回赛、游泳巡回赛、网球等等各种巡回赛。可是我真不明白,按照您上报、财政部核算的预算,那也用不上十亿资金便可让你的二十四大巡回赛全都办起来、办好吧?

剩下的二十亿呢?难道您沈署长,也想学着某些部门,去建立个小金库、搞部门储备吗?如果不是的话,二十亿中您拿出十到十二亿。凭借现在民间的需求,只要您放开体育用品市场,那一年至少能为你们再赚回六个亿吧?”

“哈哈,沈署长,小三子说的没错。你别好不的学,专学坏的呀!”听到此处,唐朝爽朗一声大笑,接过话盯着沈嗣良说道:“交通部的小金库里,现在至少有一百三十亿了。但是昨天我找于右任谈话了,用不上一周,他就会自己关闭小金库、将那笔钱全都交到财政部去。

三千两百名奥运代表团的成员中,两千四百人是体工大队的成员。唐朝的思想中,依靠军人出身的运动员先去国际大赛上扬威,这是个省钱、省心又放心的选择。

义务兵役制度决定,民间再多的体育健儿,也必须经过军队服役五年的洗礼才可能在安西立足。任何一个男人,在年满十八到二十一周岁之间。即便上了大学,也必须进部队服役三年以上。不然,将来没工作是小,被追求逃兵役是大。

正如此时的那个一个赛季打进了一百二十四个球的李惠堂一样,他现在不就是体工大队的一个中尉军官了吗?只要那些民间的健儿,一旦进入到军队中,吃这军饷、享受着军队的福利,还用国家出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也正是因为唐朝的这样一个想法,才催生出了体育总署和安西奥委会那些公务以及民间组织人员们,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出了一系列的真正符合体育四化的办法来。

运动场馆经营权归体育总署管理,经营由奥委会专门设立的场馆管理委员会负责。许多可以租借给民间、唐朝批给体育总署的土地和建筑,也被那些家伙变了个模样。长租、短租,各种租,给租出去套取资金支持他们自己本职的事业发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