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石磨(1 / 3)

加入书签

“对,调走了。革命的一块砖嘛,哪里需要咱就去哪里。”唐植桐和气的回道。

“好啊,在哪都好好干,相信唐投递在哪都能干出成绩。”大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闲话。

“借您吉言,一定好好干。”唐植桐一边回话,一边往四处瞅,看哪有石磨。

“你这是过来找人?”大妈注意到唐植桐的眼神,问道。

“单位要个石磨,我记得咱这边不少来着,过来寻摸寻摸。”现在私人基本用不上这玩意,唐植桐打上了单位的旗号。

第158章157石磨

石磨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是鲁班发明的。到了隋唐时期已经发展成熟,样式延续至今。

在粮食统购统销之前,四九城的院子里有不少石磨,随着粮食统购统销、粮店公私合营的推进,石磨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被京城百姓搬出了院子。

搬出院子不代表丢弃,有的转送给了农村的亲戚,有的被小商贩收购转卖,还有一些就放在大门口任凭风吹雨打日晒。

唐植桐没去上班,跑了一趟呼家楼支局,跟钱中萍叙了一次旧,捎带着把上次她转寄顾勇信件的五分钱还给她。

聊了一会,唐植桐告辞去了自己做投递员时负责的片区,他在这看到过很多石磨,打算挑个品相好点的买回去用。

其实,东花市也有不少闲置的石磨,但买闲置物品吧,最好的交易对象是陌生人,讨价还价,钱货两清,没有后患。

从熟人那里买,存在不好意思讨价还价的情况,可能一个觉得买的贵,一个觉得卖的便宜,搞不好本来和睦的邻里关系就有了间隙。

这是一个认真工作就会受到认可的年代,半年的认真投递,时隔一个来月,唐植桐再来的时候,依旧有人上前问候。

“唐投递,干的好好的,你怎么突然就不来呢?工作出色被调走了?”一晒太阳的大妈认出唐植桐,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