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龙榻爬不得 第4节(4 / 5)

加入书签

只是这条宫规明显不适用于摄政王。

垂拱殿内,灯火通明。

魏无晏装模作样翻阅起桌案上的《古文渊鉴》,而她上首正端坐着为国为民废寝忘食,辟谷成仙的蛟龙大人。

无奈她这条小泥鳅道行尚浅,仍会留恋尘世美味,加上她为了避免在祭天时有出恭的念头,只在清晨食了一碗海参金米粥,当下胃袋子早就空空如也,饿得是前胸贴后背。

至于魏无晏为何没有在祭祀后回到寝殿安歇,而是陪着摄政王一同留在垂拱殿处理政务,全是因她与周公相会惹下的结果。

晨光下,少年绛唇映日,齿若编贝。

陶临渊面无表情收回目光,并未有所回应。

魏无晏瞧见摄政王对自己的示好并不领情,心中不由哀叹了一声。

随着徐徐凉风一吹,魏无晏也慢慢琢磨明白礼部尚书的刻意安排,不由为她刚刚的冒失言行惊出了一身冷汗。

至于摄政王为何在最后还是将这顶威风又气派的金辂銮驾让给自己,究竟是为了沽名钓誉,还是准备秋后算账,魏无晏苦思冥想,却不得其解。

原来,魏无晏在祭天时一直紧绷着心神,故而在返回皇城的路上,骤然卸下心神的她坐在舒适的銮驾上,慢慢阖上了眼皮。

车驾上放置有銮铃,指挥驾夫前行。

魏无晏在銮驾内睡得昏天黑地,不曾拨动銮铃,指令驾夫返回福宁殿。

因此,她乘的金辂銮驾一路跟随在摄政王的玉辂銮驾后,一起来到垂拱殿。

察觉出一道锐利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魏无晏迎上男子深邃的眸子,只好报以讨好一笑。

不过观摄政王冷冰冰的态度,极有可能是准备秋后算账了。

惶惶不安的魏无晏只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祈年殿祭拜的时候低垂着脑袋,同时夹紧了小尾巴紧紧跟在摄政王身后,力求用自己的碌碌无能,衬托出摄政王的劳苦功高。

祭天的过程向来是繁冗又费体力,尽管陶临渊命礼部简化了流程,祭祀完毕后,已是日落西山。

百官随着落日余晖退出东华门,因宫规所限,酉时后,皇城内不准有外臣身在宫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