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对照组后,我进大院躺赢[五零] 第43节(3 / 5)

加入书签

因为上工辛苦,大家每天在下工以后还要教授知识,天天这样难免有些撑不住,所以都是排了表,轮流来教学生。

在一段时间的经营之后,这个私底下教孩子们认字的‘缩小版’扫盲班初见成效,甚至带动影响起了周边的几个大队和公社。不少下乡的知青都效仿他们,扫盲不仅给村子里的大人,更有上不了学的孩子,不管是男孩女孩,一视同仁。

这件事后来还引起了来视察的领导重视,开始广为推行。

因为从那一年开始,知青下乡从自愿报名,变成每家每户如果是多子女,都必须有一个孩子报名下乡。

大量的青年进入偏远农村,为解决城里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而到了农村以后,除了干农活,他们还发挥出其他的作用,帮助扫盲。

直到某一天,群主小姑娘在群里@所有人,说家里给她定了个纨绔未婚夫。

在知道未婚夫姓名之后,不知名祖宗五号谢逾明,哦不对,应该是所谓未婚夫的叔爷爷谢逾明,终于按捺不住:@可怜兮兮小白花王乔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家有良田万顷,屋舍数十,最重要的是你可以让猪头,不对,是孙子,喊你叔奶奶。

乔思回头,那不是她们学校的杰出校友、科技新贵、资本家都要喊爹爹的庞大财阀继承人谢逾明吗……

谢逾明:谢邀,虽然我不是你的亲祖宗,但我可以是你未婚夫的叔爷爷。尽管我更想取而代之,成为你的未婚夫。

一句话总结,这大概是咸鱼少女被一群名垂青史的大佬祖宗们带飞的故事。

日子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李明宛开始习惯下乡的生活,也习惯了教村子里的小孩读书认字。江平之依然时常来看李明宛,他们并没有受到之前村民闲言碎语的影响。既没有迫于什么迂腐的观念结婚,也没有因此而避嫌疏远。

但和逐渐习惯的平淡生活不同,从上到下,局势越来越紧张。

不仅仅是底下的人闹腾,就连上面也开始了大洗牌。

情形危急到,连当初同住大院的杨成桢一家,都被软禁在他们自己的院子。

这件事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第57章

一开始村子里的人都不同意,觉得女娃没必要上学,浪费这个时间干什么。

但是在知青们挨个上门之后,大多数人松了口。毕竟是在下工之后再去听课,也不用额外交钱,读书到底是件好事,虽然觉得女娃不一定有这个必要,可想想还是答应了。

提起这件事的是李明宛,但最后一起完成这件事的还有其他知青。

不仅是女知青们,男知青在知道她们的打算以后,都积极的响应,一起帮忙。他们找来了旧的、残破的桌椅,在一番修修补补之后,搬到了外面,给学生们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