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白马街(1 / 2)

加入书签

卢耕南:“是,到了洛阳后,训义学舍再开一门学术《尔雅》,由孔夫子讲。《诗经》学的传授,则由孔师的三位嫡传弟子各开辟讲学精舍,孔师不会再收诗学门徒。”

白马街既南来北往着不计其数的货郎,也有经营数十年的七宝馆阁,所谓“七宝”,是指金、银、玛瑙等贵重之物。当然了,这些大店肆全是北地鲜卑权贵的产业,那些胡商夷人再具财富,也无法在白马街买下哪怕很小的固定店肆。

“承敬馆”是最有名的七宝馆阁之一,主人是尉茂的父亲尉彝。此馆二层的观赏台上,围坐着四位贵妇,分别是尉茂的母亲陆萝,陆萝的妹妹陆莪,崔尚的母亲卢耕南,崔尚的姑母崔弗。

崔弗是郑学馆学子郑遵之母。

尉茂、崔尚、郑遵三少年在观赏台一角另据筵席,长辈在场,三少年都少说话,时不时听清楚长辈问话,好立刻回答。

今天白马街有文具大集,来游逛的几乎都是儒士学子,快要开学了,越是纨绔学渣越爱集文具,商贩各个铆足了劲,要价声、还价声此起彼伏,陆萝、崔弗几人透过栏杆瞧,话题自然而然转向了学业方面。

刚才的钓池边,看热闹的人都散去,跳河的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宗隐。

旁边又气又哭的妇人是他的母亲浑渔娘。

宗隐见吓唬到了母亲,赌气问:“你们还逼不逼我了?要是再逼我,我就不是躲到西城让你这么容易找到了,哼!”

浑渔娘恨地捶打儿郎一下。

宗隐接下来的话更混账:“到时我也不会在闹市里跳河,我半夜找个小井,斗朝下跳进去,救上来也是死透的我!”

崔弗问陆萝:“阿茂年底就去洛阳,可给他找好了学馆?”

“家里好几个念书的族人都在洛阳,茂儿去了后,由他们单独教茂儿,跟在学馆念是一样的。我听说崔学馆的训义学舍有迁去洛阳的想法,准信还是讹传?”

此事只有卢耕南知晓,她点下头:“不过得等诗经的《雅》部学完。”

卢耕南对崔弗说:“我知道你们不去洛阳,但是可以让遵儿参加训义学舍明年的远途游历,他们游历途中会把《颂》部全讲解完。”

陆萝可惜道:“哎呀,这么好的事,茂儿只能错过了。我听茂儿说,训义学舍的主讲夫子是鲁县名儒孔文中啊,孔夫子也跟去洛阳?”

“让你乱说、再乱说!还嫌不够丢人,跟我回家去!”浑渔娘见儿郎梗着脖子不动,缓了语气斥道:“你不回家怎么商议提亲的事?平城姓尉的女郎多了,媒人走错门怎么办?”

距离几个州境去提亲,对小富的宗家来说极为麻烦,因为洛阳县的媒吏总共就几个,给双倍的雇价,媒吏也不可能抛下公务去那么远的平城。

媒吏有经验,给宗家出了个主意,让宗家请个能说会道的私媒,和宗家一个信得过的亲戚,带上洛阳署开的路引一起去平城,到达平城后,在平城署请一位媒吏,这也算尊重女家的正式提亲。

十月十八,宗家请好媒妇上路时,平城的小学馆接近开学了。

西城的白马街,“白马”二字出自诗经《颂》的《有客》一诗。白马街除了经营珍宝、茶茗出名,还有吐谷浑、于阗、龟兹、桑罗伏等西域小国、小族的商品,无论毡、皮、布、首饰,颜色大多艳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