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七章 兴师(1 / 2)

加入书签

身旁1名身形瘦小的将领凑上前来笑道:“恭喜藤将军,贺喜藤将军。这清淤河道的事情,照着这个进度,再有34天便可完工了。如此艰难之事,藤将军完成的如此顺利,谢大将军必然心中欢喜。此次北伐成功,藤将军必受谢大将军器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藤括之抚须呵呵而笑道:“藤某做事,乃是为了朝廷,为了我北府军的胜利,可不是为了升官进爵。再说了,这也不是我1人之功。大永,你不也出力甚多,居功至伟么?若不是你从琅琊郡征发了数千壮丁前来,这清淤之事也没有这么顺利。将来谢大将军若是论功,我必举荐你1回,好歹也得升个杂牌将军。”

然而,时间到了现在,北府军淮南大战损失过半,北伐扩兵甚急,1年时间变扩充了67万兵马。为了扩充兵马,已经放弃了许多条条框框。比如征兵的限制,比如军纪的严格要求等等。谢玄显然没有太注重这些事,他急于募兵北伐,又不能严格约束兵马,以至于现在的北府军在军纪上已经颇为涣散。

在琅琊郡中发生的**烧杀之事不是个别现象,在其余各处其实也时有发生。藤括之显然没有在意这些事,或者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他的想法只是要人力去完成后勤任务。谢玄那里可不跟他说什么理由。谢玄说了,军中1旦发生粮草危机,第1个便砍了他藤括之的脑袋。所以,为了完成后勤保障,藤括之顾不了太多的其他事。

夕阳西下,泗水上游1处河道两旁,密密麻麻的全是百姓。这里正在进行泗水河道的清淤工作。

这年头不像后世,有专门用来清淤挖河的船只和机械。这年头清理河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河水干涸的时候还好,可以采用人工挖掘的办法,将河底淤泥用人工的办法移走。但河中有水,且不影响通航的情况,那便颇为不易了。

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只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此时此刻,河道两岸各有上千百姓正扯着粗大的绳索,从河底1寸寸的将沉在河中的铁爪拉上岸。

任城郡,泗水河畔。

北府军后军两万兵马驻扎于泗水沿岸。北府军后军领军将领名叫藤括之,此人之前寂寂无名,不知是什么出身,也不知是立了什么功劳,现如今已经位列北府军高级将领之列。

此次北府军北伐,后方运送物资,清理河道,保证水6通道畅通无阻的重任便由此人负责。

北府军大军北伐这数月以来,藤括之倒也没有让北府军失望,物资粮草源源不断的运达,保证了兵马的基本供应。而且,在保证通向彭城和广陵所在的邗沟的重要水道‘泗水’的河道清淤和通畅上,下了大功夫。

在过去的近两个月里,藤括之清理了长达6十里的河道,硬是将泗水上游狭窄的河道清理成了可通行大型运输船的水道。连通了彭城以及南部的邗沟,有效的保证了北府军大军的供应。

那些铁爪长宽足有数丈,重达几百斤,是专门用来挖掘淤泥河河中杂物的。具体的办法其实也简单,以船只铁爪载入河心,铁爪沉入水中之后,密集的勾爪自然嵌入淤泥之中。再以人力在岸上往两侧岸边拉动,铁爪便可将淤泥杂树沉积之物勾拉上来。

这种办法虽然笨拙,效率也1般,但却不失为1个清淤的办法。粗大又密集的儿臂粗的铁爪可以勾取大量的淤泥上岸,从而达到清理淤塞河道的效果。只是,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1根铁爪往往需要上百人才能拉出水来,几十只铁爪便需要几千人同时作业。

河底淤积之物被拉到岸边之后,更需要大量的人手清理。

在过去的1两个月里,藤括之便是驱使着百姓们则日夜不停地这样清理着河道沟渠。数以万计的百姓苦力日夜颠倒的被迫参与这项工作。

此时此刻,藤括之站在河岸高处,看着两排铁爪慢慢的出水,大量的淤泥和树枝被打捞起来,堆积在岸边。河水虽然浑浊不堪,且散发着恶臭的气味,但是清淤之后河道变深,不用担心船只搁浅,这让藤括之的脸上便充满了笑容。

当然,为了达到目的,藤括之的手段自然也丝毫不软。清淤挖河筑坝增水,保障河道的通行,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北府军随军的民夫不足,兵马自然不能用作干这样的苦活累活,于是,便只能就地抓捕关东中原百姓服苦役。

中原之地连连战乱,人丁萧条,壮年男子已经很少。不是被抓丁从军,便是已经跑到山里躲起来,或者是逃难往别处。所以,做苦役的人也很少。于是藤括之不得不扩大抓捕范围抓捕人手。

北徐州被李徽收复之后,琅琊郡,东海郡下邳郡等处郡县逐渐由官员上任,实行各种安民政策,形势趋稳。所以这些地方的百姓纷纷安定下来,人数也有不少。特别是琅琊郡,靠近关东腹地,之前关东大战时,便有大量的百姓就近逃入琅琊郡。所以藤括之便在琅琊郡大4抓丁。

这便是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所在。

要说北府军当年可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当初谢玄的北府军和李徽的东府军进行过各种交流,北府军1度还学习东府军的士兵手册,内务条例以及军法军纪的1些条目,实行秋毫无犯,不拿百姓1草1木的严厉军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