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学其神韵,反转(1 / 4)

加入书签

姜哲选用一支大号油画笔,蘸着调和出的深绿色,从山林中最重的色彩开始画。

大笔挥洒,生褐色,土红色,浅绿色,浅群青等色彩,被快速的铺到油画纸上。

这种油画纸,是卡纸上贴了一层油画布,刷好底料,不会漏油、漏颜色。

牛耳毛的画笔,蘸着颜色,点在油画纸上,有种特殊的触感,这种触感与在画布上作画不同,如果适应了,会感觉特别舒服。

刚开始铺色的时候,大笔触的色彩,会覆盖掉原本的底稿。一些色彩,甚至让旁观的几位同学看不明白。

姜哲将一张四开的油画纸,固定在画箱的画板上,然后把几种油画颜色,依次挤到调色板上,一边调制颜色,一边思考。

这幅画的内容与上一幅作品相似,但是色调,明暗等等元素,都要有新的变化。

乡村风景与城市风景不同,没有太突兀鲜艳的色彩,但是有特殊的厚重感。

科罗、米勒等画家的绘画技法,最适合表现眼前的景色。

但姜哲并没有下功夫临摹研究这两人的画,即便现在用系统进行观摩也来不及,更不符合任务的要求。

但是随着姜哲继续深入刻画,原本一些看不明白的颜色,逐渐开始展露作用。

他减少对单个物体的立体刻画,以空间层次变化,来呈现间的纵深。

他在用铅笔起稿的同时,脑海中想的是霍贝玛笔下的乡间小路,柯罗画中的树丛,米勒描绘的田野。

学其一两分神韵,用到创作中,再加上自己的发挥,也许能创作出精品,达到任务要求。

铅笔稿完成,姜哲已经考虑好画面的色彩安排。

这幅画以表现初春的山村为主题,在大片的灰色中,制造不同的色彩倾向,让山林,岩石,河滩,天空,云层等等景物,在天光的作用下,呈现独特美感。

此外,姜哲打算用少量的对比色,衬托山林初春的景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