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种地(2 / 3)

加入书签

这些被引进的农作物,也只能在百姓间口口相传。这也是为什么明朝中叶就被引进到中原的农作物,直到满清乾隆年间才算是真正得到普及的原因。而乾隆年间,也是出现了人口大爆炸的原因就是这些农作物的引进有关。

这些稀奇古怪的农作物张盼盼感到好奇的话,那金灿灿的玉米,则更是让张盼盼奇怪:“这些,也是用来吃的么,会不会有毒?”

朱玉平哈哈一笑:“让二虎一试便知。”

赵二虎吓得一个哆嗦:“小国舅,小人再也不敢了。”

地窖里的东西埋藏许久,幸亏没有腐烂变质。唯独与那些红薯,有些已经发芽。

“粮食啊,吃的。”朱玉平说。

然而,这一袋袋的粮食,除了小麦和玉米之外。此外这些种子,张盼盼都不认识。

要知道,不管是西红柿、花生、番茄还有红薯玉米之类的农作物,都是在明朝中叶传到我国的。在大宋朝,是没有这些东西的。

尤其是红薯的引进,直接造成了满清时期的人口大爆炸。

或许有人会奇怪,不是说红薯在明朝中叶就已经传进我国的么。为什么到了满清时期,才会造成人口大爆炸的呢。

要知道,在古代一种作物的普及,不是简单的几年甚至于十几年的问题。而是,要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才能真正的在中原大地普及开来。

主要还是朝廷的不重视,此外还有就是信息的闭塞。大多数人的一生,是走不出周边方圆五十里地的。毕竟,像是徐霞客这样的人物,少之又少。

而徐霞客之所以能够游历山河湖海,那是因为人家家里是真的有矿。

寻常的百姓,大多数一辈子都走不出方圆五十里外的地方。至于地方的官府,也没有哪个官员,会去注意百姓的耕种问题。

这些被引进来的农作物,对于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官员们来说,自然是后知后觉。就算真的有人发现这些农作物产量比较高,然也不敢轻易冒险普及。万一,这些农作物种下去出问题怎么办,那自己可真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