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蟑螂的悲哀(2 / 5)

加入书签

“一定叨扰、一定叨扰。”

林永年强装笑颜,心中却万般酸楚。他长叹了一声,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裕丰客栈。

对一个落魄的人来说,客栈就如同命运的分水岭,在客栈里他还是林先生,走出客栈就是流浪汉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流浪汉都是些肮脏、瘦削、猥琐、无名无姓、没脸没皮的人,他们在上海被称作瘪三。

现在林永年只能与瘪三为伍了,看着周围那些可怜的同伴,他忽然想到,瘪三这个词不知是谁发明的?发明它的人真是天才,把这个“瘪”字用得恰到好处。看到这个“瘪”字,就会让人联想到臭虫、蟑螂,流浪汉的形象被这个字勾画得惟妙惟肖。

主管亲自带他俩去客房,一路点头哈腰,奉承拍马,林永年看着都累。

邱凤鸣给他订的是这儿最好的房间,装修奢华,各种设施应有尽有。主管还递上一张菜单,说晚饭可以送到房间里来。

林永年看着菜单上各种菜肴,差点没挡住要享受一下的诱惑,但最终还是咬牙忍住了。

小李提出陪他去买衣服,他谢绝了。等小李一走,他跟着也离开了饭店,把邱凤鸣给他的钞票留在了房间里。

他不想接受邱凤鸣任何一点好处,否则就是跟汉奸同流合污。他宁愿待在简陋的小客栈里,也决不能出卖自己。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他上小学时就铭记在心了。

以前他看不起那些瘪三,认为他们都是懒汉,不思进取、自甘堕落,根本不值得同情。现在他明白自己错了,其实并不是那样的,每个瘪三心里都藏着一段辛酸的往事。

林永年白天和瘪三们一起在街头流浪,晚上睡在屋檐或桥洞下。短短几天下来,他也和那些瘪三一样肮脏,变成了让人讨厌的臭虫蟑螂,人们见了他都会远远躲开。

知识分子自尊心都很强,被人嫌弃让他很受伤。但这并不是最难忍受的,最难忍受的是饥饿。

饥饿是什么滋味,以前他从未尝到过。他生于小康之家,无论如何饭总是有得吃的。后来开工厂当老板,那就更不用说了,你请我请,三天两头有饭局,都是大鱼大肉,到后来甚至都吃怕了。直到现在,做人做了四十多年,他才真正体会到了饥饿的感觉。

然而,这话说说很容易,它的分量究竟有多重,直到几十年后的现在他才真正体会到。

他原本的计划是在当地找份工作,小学教师也行,账房先生也行,甚至商店伙计也行,不管怎样先安顿下来再说。

可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他一连奔波了好几天,鞋子都磨破了,鼻子都碰扁了,身边那点钱也快花光了,结果却一无所获。

战争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工农业生产遭破坏,老百姓生活艰难,街上难民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找份体面的工作几乎不可能。林永年心里很焦虑。

裕丰客栈的钱老板为人还算不错,他付不出房钱也没有赶他,但他已没脸再住下去,向钱老板辞行说要回上海。钱老板把他送到门口,拱手告别:“林先生一路顺风,下次再来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