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1 / 1)

加入书签

等李枫华反应过来,又差点儿把自己的大腿拍肿了——这厮段位太高,吾等纯良人士压根不是他的对手啊!一定要提醒计小绯别被他的甜言蜜语冲昏了头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为了这件事,李枫华跟元思永掐了好几回架,今年他的人气大爆,接了两部大热IP的男主戏,其中一个角色就是比较仙的类型,李枫华当时还特意让助理在片场录了几个他在拍摄中的片段,怼到他舅面前,证明自己也能演出飘飘欲仙的感觉。

话说回来,演员解构角色的过程就是自我与角色的互通,剥离自己的同时也要融入自己,也就是不能把每个角色都演成自己,但又要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所以很多演员都会有类似的通病,要么演什么不像什么,要么演什么都像自己。

一个人从小到大的经历对气质的影响是存在的,才会有类似“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说法,荀西丛拍多了偶像剧,以前确实有比较端着的情况,有意无意会注重镜头前的美感,这两年就把这些习惯改得差不多了,需要扮丑搞怪的时候也舍得下身段,可他本身的阅历影响了他对角色的塑造,就像是人们心中感慨万千开口词不达意,演员不是靠共情就一定能把角色演好的。

李枫华没兴趣了解荀西丛的过去,只是偶尔听过几个八卦小料,譬如他在读书时期是个补课狂魔、性格孤僻友人甚少之类的,不难猜到荀西丛的一言一行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严苛的管束,而同样出身不错的李枫华自小混迹片场,什么上九流下九流的人都接触过,于是他围观村民吵架就飞快学几句脏话挂在嘴边,荀西丛却做不出来这种事。

李枫华没觉得自己学脏话是个优点,但就是这种微妙的细节能够很轻易地影响了演员和角色之间的贴合度,不过这都是需要时间来解决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顿悟飞升惊艳众生,连计绯和李枫华都做不到对每一个角色如臂使指,更不用说是荀西丛了。

“我小时候什么都不懂,演戏的状态是很自然的,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东西,悲伤就是我妈给我寄了三斤试卷,开心就是计小绯偷偷给我买了两包辣条,愤怒就是隔壁片场的小胖墩笑话我个子矮,”李枫华道,“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技巧的东西学得多了,匠气就变重了,我舅打发我回去读高中,过几年正常的学生生活,后面再来演戏的时候反而还演得比较好……所以很多东西是苛求不来的,等你积累到了某种程度,可能就会突然开窍了。”

荀西丛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就认真地道:“谢谢李老师的指教。”

“不用谢,”李枫华装模作样地道,“作为你师叔,指点你一下是应该的。”

荀西丛确实从他的指点中受到了启发,也不介意李枫华占点辈分上的便宜,还借机跟他请教了不少问题。

他有意讨人喜欢的时候,哪怕李枫华平日里看他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都被捧得头脑发热,给了荀西丛两天好脸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