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2 / 2)

加入书签

倭国一直是赵祯的心头之患,一种别样的情绪充斥在他的心中,他并非是回忆华夏作为苦难的岁月,而是担心这种事情还会不会发生。

历史已经改变,自己也已经把倭国纳入大宋的直接统治范围,以后还会有一系列的举措来收服倭国,华夏的土地也不是第一天才有今天的无垠,而是通过日积月累而成,眼下倭国就算是融入华夏,成为华夏的固有领土。

赵祯做的一切都是以倭国的金银为利益链,牵着大宋和倭国绑在一起,诱使所有人都把倭国看作是大宋的禁脔之地,如此才能让宋人把倭国看作是大宋的海东道,而不是一块远在北方可有可无的海岛。

对倭国,不,现在应该叫大宋的海东道动手已经是赵祯早已想好的,大宋的官员已经在那里经营许久了,对于这片本就和大宋趋同的土地,赵祯决定让他们的种族都变的模糊。

为此他下旨编篡《倭史》同时派遣大宋的高僧大德前往海东道传授佛法,并且把倭人的历史,宗教,史书,神话等等进行“修改”,让他们变成华夏百姓的一部分。

眼下赵祯就有一种强大的征服感,在座御座上,看着眼前巨大而空旷的宫殿,以及边上瘫倒的良子,赵祯觉得自己没白来大宋走一遭。

这是他自来到大宋做过最荒唐的一件事,若是让朝臣们知道……那乐子可就大了,但赵祯相信,三才这货一定会处理好……

仿佛是为了印证赵祯的想法,三才带着一群宫人以最快的速度从后殿出现,更衣的更衣,擦拭的擦拭,打扫的打扫,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好一切,同时也把赵祯和良子收拾的光鲜照人。

只不过良子红晕的脸颊谁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赵祯抬手指了指良子道:“送去锦华殿,以后便是顺妃的居所。”

这并不是让倭人对大宋产生认同感虽然这是必然的效果,但却是为了更好的统治。

三才点头应下,他知道锦华殿是什么地方,那是距离皇帝寝宫仅次于皇后中宫最近的宫殿,由此可见官家对眼前这个女人的看重,想想也是,人家的出身可要比后宫的几位要高贵许多,后宫之中虽也有太后之尊的,但哪能比过一国女帝嘞?!

在良子不舍的眼神中赵祯离开了,他还有国事要处理,他已经养成每日理政的习惯了,即便是有重臣去世他也就是罢朝而已,但却不会把当日的政事放下。

勤政殿中的奏疏可不会因为赵祯的罢朝而减少,若是不能当天处理完,那第二天的事情只会更多,赵祯整天教育子女要今日事今日毕,他当然要以身作则,最重要的是,起居注中可都写着呢!

不过这也让赵祯养成了习惯,若是一日不批阅奏疏总是有种空唠唠的感觉,仿佛最重要的事情没做,一天都不得不到安歇,即便是已经睡下也要烦躁的起来。

虽然说是沉重的枷锁,可戴的久了居然也就拿不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