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贡品(2 / 2)

加入书签

而赵祯从一开始便下旨王韶,他要把康巴人留给吐蕃,大宋所要做的便是派出哨探,在隐秘处观察吐蕃人的作战方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赵祯和参谋兵事院在细节尤为重视。

田况在思量再三的情况下很快做出决定,把这些货物悉数运往神都城,作为康巴人对大宋的上贡之物。

并且他和王韶两人联名上疏赵祯,奏报此次成都府大捷。

这样一来,大宋和康巴人的冲突便会以一种“误会”的方式出现,且康巴人向大宋认错,态度诚恳。

王韶望向田况的眼神充满了疑惑,随即道:“你在这里为何拎不清?这东西是上贡还是赔罪和你有何干系?便是和咱们也没甚关系的,一切皆在官家心中。”

田况恍然大悟,这事情确实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无论是赔罪还是上贡,一切皆在官家的决断之中。

打开书信之后,果然如同两人所料,仁青东把这些货物当作是给大宋皇帝的上贡,也是一种赎罪,言语卑微虔诚,祈求大宋的宽恕。

两人都知道这样的书信送到官家手中,官家定然会不再计较康巴人的无礼冒犯和挑衅。

王韶和田况两人都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少年的老手,从眼前的书信中就能看出仁青东的态度,也能看出康巴人是真的服软了。

如此大宋便不会对康巴人再度追究,同时也会饶恕康巴人,至于要不要回赠康巴人,这一切还是官家说的算。

当书信抵达赵祯手中的时候,赵祯已经在和约翰吃酒,这个原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特使已经定居于大宋。

原本他是住在神都城的,但后来新的使者前来便带他回去,约翰不想离开大宋,甚至在大宋娶妻生子了,于是便定居泉州这个大宋贸易最繁忙的港口城市。

这里是一座仅次于神都城的国际性大都市,往来的商船几乎都是远洋的大船,各国百姓都有,但约翰万万没想到,大宋皇帝居然会抵达泉州,而且还住在了自己的府上…………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便是康巴人挑起的,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官家故意为之,即便是康巴人在向吐蕃走私也不至于罢市,相反大宋完全能够提高物价从吐蕃赚取更多的财富。

可一旦罢市之后,吐蕃人并不是最先倒霉的,相反康巴人的财富会瞬间变得一钱不值,吐蕃人看不上康巴人的财富,他们只是希望康巴人能够从成都府的榷场中带去更多的货物以满足吐蕃人自己的需要。

从一开始田况和王韶二人都知道,大宋不会对康巴人用兵,怀安军和永康军也不是为了对付康巴人,而是为了适应高原的环境。

成都府向西不过百里便是高原之地,群山环绕之下却有途径可以抵达,而康巴人了解这条路,同时也适应这里的环境。

这是大宋对吐蕃用兵的第二条道路,大宋不可能只从青海路和秦凤路进入吐蕃,大宋用兵向来是各路齐发,给敌人造成大量的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